MC3T3-E1小鼠颅顶前骨细胞亚克隆14
货号:BY-0532
品牌:乾思细胞
规格:T25瓶
目录价:询价
商品详情 相关下载
MC3T3-E1 小鼠颅顶前骨细胞亚克隆 14
MC3T3-E1 小鼠颅顶前骨细胞亚克隆 14 是骨生物学、组织工程和相关疾病研究中的重要细胞模型,为探究骨细胞功能、骨代谢机制及疾病治疗策略提供了关键实验基础。
一、细胞来源与背景
MC3T3-E1 细胞系*初由 Kato 等人从新生小鼠颅盖骨中分离获得,经过长期体外培养和筛选,得到多个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亚克隆,其中亚克隆 14 因表现出稳定且典型的成骨细胞分化特性而被广泛应用。该细胞源自胚胎期小鼠的间充质干细胞,保留了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在特定培养条件下逐步完成从增殖到分化成熟的过程,*终形成矿化结节,是研究成骨细胞分化、骨基质形成和矿化过程的理想模型。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在增殖期,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多为梭形或长条形,贴壁生长且细胞间排列紧密,常呈现出漩涡状或放射状的生长模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和诱导分化条件的施加,细胞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向多角形转变,细胞体积增大,细胞间连接增多,*终形成多层细胞聚集的结构,这是细胞进入分化阶段并开始分泌骨基质的形态学标志。当细胞进入矿化阶段,可观察到细胞外基质中出现不透光的矿化结节,这些结节在茜素红染色下呈现红色,直观地反映了细胞的矿化能力。
(二)功能特性
  1. 增殖能力:在基础培养基中,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约为 24 - 36 小时。其增殖过程受到多种生长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控,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等,这些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和 DNA 合成,维持细胞的快速增殖状态 。
  1. 分化潜能:该细胞具有明确的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在添加 β- 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和地塞米松等诱导剂的条件下,细胞会依次经历增殖、细胞外基质成熟、矿化结节形成等阶段。在此过程中,细胞会表达一系列成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如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和 Ⅰ 型胶原蛋白(Col Ⅰ)等。ALP 在早期分化阶段大量表达,能够水解磷酸酯释放无机磷,为矿化提供原料;OCN 和 OPN 在矿化阶段发挥关键作用,前者能够结合钙离子促进矿化结晶的形成,后者则参与细胞与矿化基质的黏附;Col Ⅰ 是骨基质的主要有机成分,为矿化提供结构框架。
  1. 矿化能力:经过诱导分化,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并在基质中形成羟基磷灰石结晶,*终形成肉眼可见的矿化结节。矿化过程涉及细胞内钙离子的转运、细胞外基质蛋白的组装以及无机离子的沉积等多个复杂过程,该细胞系为研究矿化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
(三)分子标志物
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在不同分化阶段表达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在未分化阶段,主要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标志物;进入成骨分化阶段后,ALP、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等基因表达上调,Runx2 能够调控下游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启动成骨分化过程;随着分化的进行,OCN、OPN 等晚期标志物表达增加,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用于判断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研究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
三、培养条件与方法
(一)基础培养基
常用 α-MEM(α- 改良型 Eagle 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该培养基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能够满足细胞生长和代谢的需求。在培养基中需添加 10% 的胎牛血清(FBS),FBS 不仅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还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和激素,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同时添加 1% 的青霉素 - 链霉素混合液,防止微生物污染。
(二)培养环境
细胞需在 37℃、5% 二氧化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二氧化碳能够调节培养基的 pH 值,维持在 7.2 - 7.4 的适宜范围,为细胞营造稳定的生存环境。培养过程中,需定期更换培养液,一般每 2 - 3 天换液一次,以去除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并补充营养物质。
(三)传代与冻存
当细胞融合度达到 80% - 90% 时,需进行传代培养。传代时,弃去旧培养基,用磷酸盐缓冲液(PBS)轻轻冲洗细胞 2 - 3 次,去除残留的血清和细胞代谢产物;然后加入适量的 0.25% 胰蛋白酶 - 0.53mM EDTA 消化液,在 37℃培养箱中消化 1 - 3 分钟,待细胞大部分变圆并开始脱离培养瓶壁时,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后通过离心收集细胞,重悬于新鲜培养基中,按 1:3 - 1:5 的比例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若需冻存细胞,可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消化后收集,用冻存液(含 90% FBS 和 10% 二甲基亚砜,DMSO)重悬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 1×10⁶ - 5×10⁶个 /mL,分装到冻存管中。将冻存管置于程序降温盒中,放入 - 80℃冰箱过夜,次日转移至液氮罐中长期保存。复苏细胞时,将冻存管迅速放入 37℃水浴中,快速摇晃使其融化,然后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含有培养基的离心管中,离心去除冻存液,再将细胞重悬于新鲜培养基中,接种到培养瓶中培养。
(四)分化诱导
为诱导 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需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诱导剂。常用的诱导体系为:5mM β- 甘油磷酸钠、50μg/mL 抗坏血酸和 10⁻⁸M 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钠能够提供无机磷,促进矿化;抗坏血酸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地塞米松则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需每 3 - 4 天更换一次诱导培养基,持续培养 2 - 3 周,可观察到矿化结节的形成。
四、科研应用
(一)骨发育与分化机制研究
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是研究成骨细胞分化分子机制的重要模型。科研人员通过基因敲除、过表达技术或使用信号通路抑制剂,研究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在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例如,研究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分化的调控,发现激活该信号通路能够促进 Runx2 的表达,进而增强成骨细胞分化;而抑制该信号通路则会阻碍细胞的成骨分化进程。此外,通过对细胞在不同分化阶段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能够**揭示成骨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和蛋白质修饰变化,为深入理解骨发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二)骨疾病研究
  1.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利用 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可模拟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过程,研究激素失衡、氧化应激等因素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例如,雌激素缺乏是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通过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去除雌激素或添加雌激素拮抗剂,可观察到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能力下降,ALP 和 OCN 等成骨标志物表达减少,从而为研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提供模型。
  1.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涉及软骨下骨的改变。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可用于研究软骨下骨细胞在骨关节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炎症因子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添加白细胞介素 -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等炎症因子,可观察到细胞的成骨分化受到抑制,同时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加,为深入了解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和寻找治疗靶点提供帮助。
(三)药物研发与评价
  1. 抗骨质疏松药物: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可用于筛选和评价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强骨形成作用的药物。例如,一些中药提取物、小分子化合物等可通过该细胞模型进行初步药效评价,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ALP 活性、矿化结节形成以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出具有潜在抗骨质疏松活性的药物,为后续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1. 骨修复材料评价:在组织工程和骨修复领域,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可用于评价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促骨形成能力。将细胞与不同材料共培养,通过观察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和矿化情况,评估材料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例如,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等材料与该细胞共培养后,可观察到细胞在材料表面良好的黏附和生长,且能够促进细胞的成骨分化,为骨修复材料的优化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支持。
(四)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可与生物材料相结合,构建组织工程骨。通过将细胞接种到三维支架材料上,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诱导细胞分化和矿化,形成具有一定力学强度和生物学活性的组织工程骨。这种组织工程骨可用于修复骨缺损、替代传统的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此外,研究人员还可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增强该细胞的成骨能力,进一步提高组织工程骨的质量和修复效果。
五、总结
MC3T3-E1 小鼠颅顶前骨细胞亚克隆 14 凭借其明确的来源、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和可调控的成骨分化能力,成为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从基础的骨发育机制研究到复杂的骨疾病病理探索,再到药物研发和组织工程应用,该细胞模型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MC3T3-E1 亚克隆 14 细胞将在骨科学领域继续为揭示骨代谢奥秘、攻克骨疾病难题、推动骨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