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3-22A小鼠杂交瘤细胞
货号:BY-0590
品牌:其它品牌
规格:T25瓶
目录价:询价
商品详情 相关下载

T33-22A 小鼠杂交瘤细胞简介

起源与背景

T33-22A 细胞是一种小鼠杂交瘤细胞系,由小鼠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杂交瘤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细胞融合获得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这类细胞系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具有关键作用,而 T33-22A 可能是针对特定抗原(如肿瘤抗原、病毒抗原等)筛选获得的功能性细胞株。其命名通常包含实验室编号、细胞特性或抗原特异性等信息(如 “T33” 可能代表特定的靶点或项目编号,“22A” 为克隆序号)。

细胞特性

  1. 生长特性
    • 永生性:继承骨髓瘤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可在体外培养基中持续传代培养,适合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
    • 贴壁或悬浮生长:杂交瘤细胞的生长方式因克隆而异,部分呈悬浮生长(类似淋巴细胞),部分可能轻微贴壁,需根据具体培养条件优化。
    • 营养需求:通常需在含胎牛血清(FBS)的培养基中培养(如 RPMI 1640 或 DMEM),并添加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防止污染。部分细胞可能依赖特定添加剂(如次黄嘌呤 - 氨基蝶呤 - 胸腺嘧啶核苷,HAT)以筛选杂交瘤细胞。
  2. 功能特性
    • 单克隆抗体分泌:T33-22A 细胞可稳定分泌针对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其抗原特异性取决于融合前免疫小鼠所使用的抗原(如肿瘤相关抗原、细胞因子等)。
    • 纯度与均一性:杂交瘤细胞经过克隆化筛选(如有限稀释法),确保单一细胞来源,因此分泌的抗体具有高度均一的抗原结合位点和生物学活性。

培养与保存

  1. 培养条件
    • 温度与气体环境:37℃恒温培养箱,含 5% CO₂的湿润环境,维持培养基 pH 稳定。
    • 传代策略:当细胞密度达到 80%~90% 时需传代,避免过度生长导致细胞凋亡或抗体分泌能力下降。传代比例通常为 1:3~1:5,具体需根据细胞生长速度调整。
    • 污染监测: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如是否出现悬浮死细胞增多、培养基浑浊),并通过支原体检测等手段确保无菌状态。
  2. 冻存与复苏
    • 冻存方法:对数生长期细胞经胰酶消化(若贴壁)或离心收集后,用含 10% DMSO、20% FBS 的培养基重悬,按每管 1×10⁶~5×10⁶细胞分装,程序降温后液氮保存。
    • 复苏要点:快速解冻(37℃水浴),轻柔离心去除冻存液,避免 DMSO 对细胞的毒性,及时更换新鲜培养基。

应用领域

  1. 单克隆抗体制备
    T33-22A 细胞的核心应用是生产单克隆抗体,可用于:
    • 基础研究:如抗原 - 抗体相互作用机制、细胞信号通路研究。
    • 诊断试剂开发:作为 ELISA、免疫组化(IHC)、流式细胞术(FACS)等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抗体来源。
    • 靶向治疗研究:若抗体针对肿瘤抗原,可进一步改造为治疗性抗体(如 ADC 药物、免疫毒素等)。
  2. 免疫相关研究
    利用其分泌的抗体可探究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应答机制,或用于中和实验(如阻断细胞因子活性)。
  3. 生物制药与工业生产
    通过大规模培养(如生物反应器)或小鼠腹腔注射制备腹水,实现单克隆抗体的批量生产,为临床前研究或工业级试剂提供原料。

注意事项

  • 特性稳定性:长期传代可能导致细胞突变或抗体分泌能力下降,建议定期克隆化筛选或从液氮冻存管中复苏早期代数细胞。
  • 种属特异性:作为小鼠来源细胞系,其分泌的抗体为鼠源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研究时可能引发免疫原性,需通过人源化改造降低异源性。
  • 实验伦理:涉及动物来源细胞的研究需遵循实验动物伦理规范,尤其在体内成瘤实验中需评估动物福利。

T33-22A 小鼠杂交瘤细胞凭借其稳定的抗体分泌能力和可扩增性,仍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细胞,在抗体工程、免疫诊断及靶向治疗等方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